GBZ 178-2014 低能γ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的放射卫生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ID

ACD4C71F6B874702B3FC97E2A5B09DCF

文件大小(MB)

0.84

页数:

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8-11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13. 100,C 57 GB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178—2014,代替 GBZ 178—2006,低能Y射线粒籽源植入治疗,放射防护要求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in implanted treatment of low energy y-ray seed sources,2014-05-14 发布2014-10-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 178—2014,刖 百,本标准第4章.第7章是强制性的,其余是推荐性的,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Z 178—2006《低能ア射线粒籽源植入治疔的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增加了粒籽源使用要求;,——增加了预防粒籽源植入前和植入后的丢失;,——增加了粒籽源植入操作中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增加了植入粒籽源的患者,住院时和出院后的管理;,——增加了植入粒籽源的患者死亡后,尸体处理和骨灰运输的要求,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素明、何志坚、朱卫国,111,GBZ 178—2014,低能Y射线粒籽源植入治疗,放射防护要求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能ア射线粒籽源植入人体治疗肿瘤的放射防护要求和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您I和1。3Pd粒籽源植入治疗的实践,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粒籽源 seed sources,直径0. 8 mm,长度4. 5 mm,直径0. 5 mmX 3. 0 mm的银棒渗过/I放射性核素,用0. 05 mm厚,的钛管密封,直径0. 8 mm,长度4. 5 mm,直径0. 5 mmX3.0 mm镀有1。3Pd放射性核素的银丝,用钛管密封,2.2,植入枪 implant gun,装载粒籽源并使其推入植入针的器具,2.3,定位模板 fixed pattern plate,保证粒籽源在植入管内注入方向不改变的有机玻璃及金属模板,2.4,植入针 implant needle,供粒籽源植入专用的针形器具,治疗时将植入针直接刺入肿瘤组织,2.5,外观活度 apparent activity,当密封放射源产生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与同种核素裸源产生的空气比释动能率相同时,则把裸源活,度看作该种核素密封源的外观活度,本标准粒籽源活度均指外观活度,3 一般要求,3. 1开展粒籽源植入治疗的医疗机构和负责医师应具有相应资质并经相关部门批准,3. 2应配备测量粒籽源活度的活度计以及探测光子能量下限低于20 keV的辐射防护监测仪,3.3 应配备B超机、X射线机和CT机,以及粒籽植入治疗的治疗计划系统,3.4 应具备对放射性废物处置的设施和技术方案,3.5 废弃或泄漏的粒籽源应放置在铅罐内,退回厂家,GBZ 178—2014,4粒籽源植入操作中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4. 1治疗室与贮存室应分开,但不宜相距太远,以便于源的取用。当容器密闭时,容器表面的辐射水平,应低于20 MSv/ho粒籽源贮存的容器前应使用铅块屏蔽,并在屏蔽铅块前放置防护铅屏风,屏风上方,应有适当厚度的铅玻璃。操作人员应站在屏风后实施操作,4.2 操作前要穿戴好防护用品。主耍操作人员应穿铅防护衣,戴铅手套、铅玻璃眼镜和铅围脖等。防,护衣厚度不应小于。.25 mm铅当量。对性腺敏感器官,可考虑再穿含0. 5 mm铅当量防护的三角裤或,三角巾。放射性。I和""Pd粒籽源不同距离的剂量率见附录A表A. 1,4.3 在实施治疗前,应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计划,并准备好所需治疗设备,如植入模板、分装器具和植,入枪等,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4.4 拿取粒籽源应使用长柄器具,如镒子,尽可.能增加粒籽源与操作人员之间的距离。在整个工作期,间,所有人员尽可能远离放射源,快速完成必耍的操作程序,4.5 粒籽源使用当天,用活度计测量同批(或单个)粒籽源活度,或对出厂的源活度进行衰变校正,.I和"”Pd粒籽源的物理特性与物理衰变校正因子见附录A表A. 2.表A. 5,4.6 使用前应至少抽取2%的粒籽源,采用适当方法进行泄漏检查,确认它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发现,泄漏,应将同批次籽源退回厂家,4.7 如粒籽源破损引起泄漏而发生污染,应封闭工作场所,将源密封在ー个容器中,控制人员走动,以,避免放射性污染扩散,并进行场所和人员去污,5粒籽源植入中和植入后的放射防护要求,5. 1手术前后的防护要求,5 . 1. 1治疗医师应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分析及确定肿瘤体积。根据治疗计划报告,确定所需的粒籽源,总活度及靶区所需粒籽源的个数,5 .1.2治疗医师应正确勾画实际肿瘤靶区。在B超或CT引导下或术中,通过植入针准确无误地将粒,籽源植入肿瘤靶区,保护靶区相邻的重耍器官,5. 1.3粒籽源植入后应尽快对靶区正、侧位进行X射线拍片,确认植入的粒籽源的个数,5. 1.4手术结束后应对手术区域进行检测,以排除粒籽源在手术植入过程中遗漏的可能,5. 1.5确保肿瘤得到精确的处方剂量。手术结束后4周.6周,通过CT薄层扫描,验证治疗计划,必要时实施补充治疗,5.2住院病人的管理,5.2. 1植入粒籽源术后的患者,在植入部位应穿戴0.25 mm铅当量的铅背心、围脖或腹带,5.2.2 植入粒籽源的患者床边1.5 m处或单人病房应划为临时控制区。控制区入口处应有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除医护人员外,……

……